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蕴,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有道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门之道、基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者主张;“时”不能理解为时间,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探讨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及时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蕴”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点儿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蕴,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
2、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文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系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是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应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缮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的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已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反制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至于君臣关系。
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含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信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事一耳光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自己。
6、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收迷惑,五十岁时了解了自然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8、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团结。
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心生迷惑。
10、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
1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ue)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么行驶呢?
12、孔子谓季氏:八佾(yi)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事不能容忍?
13、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儿不要再说了,做完的事儿不要在议论了,过去的事儿不要再追究了。
14、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
15、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上听了圣人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了无遗憾。
评析:(出自缠中说禅:《论语》详解:)
这句话,是《论语》的第一条。所谓“闻、见、学、行”“圣人之道”,首先要“闻其道”。道不闻,则无由“学、行”。然而,就这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熟悉的话,却经常被解释成类似“早上闻“道”,晚上死了也值得”。如果真是“早上闻“道”,晚上死了”,就算值得,也是私道,不能惠及旁人的私道,又有什么值得不值得的?这些似是而非的解释流传千年和儒家《论语》的精神是完全背离的。
其实,“死”,不是死去的意思,而是“固守”的意思。所谓“固守”,也就是“承担”。而“朝、夕”,不是单纯的“早晨、晚上”,而应该从“天、地、人”三个角度来考察。从“天”的角度,代表了时间上的“开始、最后”,从“闻其道”开始,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从“地”的角度,代表了“东方、西方”,也代表了整个天下所有的地方,无论任何地方,无论条件恶劣还是优越,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从“人”的角度,最大的承担就是生死的承担,所谓出生入死。只有从这三方面去理解,才是真知道“朝、夕”。
原来的断句“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由于古文都没有标点,因此断句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千古以来被惯用的这个断句,就把“死”当真的死了。而从上面的分析知道,这“死”是“固守”、是“承担”,相应的断句就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其实,里面的“道”字是可以省略的,因为整部《论语》就是说这圣人之道和行圣人之道,省略“道”并不会影响理解,“朝闻夕死”,这更符合古汉语的语气。光“闻”不“死”,是不能行圣人之道的,只能是口头玩意,而历史上的腐儒们,最大的弊病就是光“闻”不“死”,这“死”,是“固守”、是“承担”,而要“固守”、“承担”,就必须“死心塌地”、“痴心不改”,偷心不死,是不可能行圣人之道的。
‘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理解
朝:形容时间的起始,开始
闻:听说;听闻(在经典中的开头:如是我闻,结尾:信受奉行)
道:圣人之道
夕:最终,结束
意思是:在听闻圣人之道后,要不断的固守,坚持,实践,承担,不退转,达到不愠的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为摘抄文章,版权归本书作者 佚名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