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之真实义

2024-06-03 16:00:37  阅读 3460 次 评论 0 条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之真实义

文/宗道法师

昙鸾大师不愧是用典的高手,《论注》中的典故几乎是俯拾皆是,精妙贴切的典故如同神来之笔,使后之读者借熟悉之公案语句,迅速对作者要表达的幽玄妙义心领神会。

比如最近师父讲法时讲到的“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一句,前半句明显是从庄子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而来。

bc1aad0a0feeebf86458b50103281f9a.jpg

可惜当时因为已到课时之尾,师父未及将原典细说,便下课了,莲友们只记住了师父随口打的一个比喻:世间男女感情再好,即使是相濡以沫,却终不如相互放手,互无挂碍,出家求道,过精神上富足有余之生活。大概这个说法刺中了很多人要害,在这方面深有体触的莲友们将这个意趣传说得很热烈,以致于有人以为庄子原句要表达的就是此意。

其实庄子本意内涵比这个要深广的多,为不使庄子本要表达的意趣晦而不明,免得庄生知道了在天上鼓盆喊冤,有必要让大家了解下这句话的本意。

这句话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文为“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欲知此一段之意,需对老庄思想有一整体认识,老子《道德经》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此句中之“相濡以沫”,正是儒家仁义礼智信之隐喻。大道本来是至广至大的,履道之人,物各逍遥,人我两忘,就像鱼儿游在江湖之中,互相并不相知相识,更用不着仁义礼智信来维系,这本是人们生活的最理想状态。如同老子所形容的理想国:“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然而一旦淳风散去,人们混沌无知、无著无染、自满自足的状态被打破,是非则立,是非一立,仁义便起。庄子后面所说的“誉尧而非桀”——称誉尧帝而否定夏桀,这一大是大非正是儒家整套学说总的基石,正像老子所说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庄子所言鱼失水而后濡沫,暗喻人类失道德而后仁义,仁义虽然看上去很好,但提示人类其实也正处于危险的境地,如鱼处干涸之地。背道愈远,愈需大倡仁义。

庄子此处意在启人:“必忘仁义而后可游于大道之乡”,庄子妻子死了,他竟然兀自鼓盆而歌,这不是弃仁义如敝履之最生动表达吗?

“相忘于江湖”之“相忘”是很高的境界。从来不知道胃在哪的人肯定没犯过胃病,人在健康时,是感受不到身体内的心肝脾肺肾的存在的,也就是人与五脏处于相忘状态,而一旦有一天人感到五脏六腑的存在了,那就是疾病的开端。人与人,或说人与境也是如此,物我两忘,万物自得其乐,或高或低,或净或秽,或长或短,只要合于自身真性,无分别,无染着,每个个体都会生活的很自在,而一旦对外境有所觉知,即使是你帮我,我帮你,相互友爱,相互有恩,相互怜悯帮助,一派“相濡以沫”之美好景象,也证明了此时的人们已经进入了不适应、有危险的处境。

从此可知,老庄境地是远超越孔子之“仁”的,所以孔子礼见老子回来无限感慨地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也!”

老庄哲学对中国人的影响极深,它的无为守拙、抱朴归一、豁达洒脱的人生观,世世代代为多少入世受伤和乱世迷茫的人们提供了一片精神栖息地,它对中国哲学、艺术、文学、宗教等等,乃至于中国人性格的塑造,都是有普遍影响的,甚至于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这在北魏之前,也就是昙鸾大师时代之前,已经初见端倪了,佛教处于格义阶段时候所用的词多半都出自道家经典(比如“极乐无为涅槃界”之“无为”)。若不是如此,想来大师也不会这么纯熟的引用庄子的话了。

儒家入世,道家忘世,佛教出世。三教各自立场不同,真理之层次境界有别。有心入世,孔子所说便正确;若欲忘世,孔子所说便要全部抛弃;若欲出世,老庄所说亦恐多有力所不逮者。

站在佛教立场上看,善恶是非、仁义道德确实不能给众生带来解脱,这些只是世间维持国家秩序、社会秩序、家庭秩序、内心秩序的需要,从究竟解脱、第一义谛的立场上看,仁义理智信确实无非增加众生分别执念,增加业系缠缚,障蔽其真性而已。是故六祖大师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本文地址:https://chuaishu.com/article/287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摘抄文章,版权归本书作者 佚名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