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抹伤感掠过心头的感觉

2022-11-02 18:31:20  阅读 786 次 评论 1 条

小满刚过,朋友圈里几个中学同学先后晒出了打谷场上轧麦子的场景(我猜想是盗图,因为在老家几乎见不到了)。那种场景太熟悉,深入骨髓般的深刻。同学们在此时分享当年的记忆,应该和我一样,有着相同的内心世界——追忆那些儿时的场景,唏嘘那些当年的我们。工作生活在上海,每天从一睁开眼,就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包围着、簇拥着。繁华伴随着嘈杂,热闹伴随着拥挤,忙碌伴随着焦灼。然而几幅图再次另我触景生情,行文一篇。

5f03da2f79477a56e3cd853b23cdb947.jpeg

这抹“伤感”或是想见而无法相见。

正如开始谈到儿时收麦子、轧麦子的场景。这种场景不敢多看,直逼泪点。还记得去年(梦到)写过:一把木锨,两柄钢叉,昨夜又见打谷场;三五亲人,六七乡邻,依稀还是旧时样。糖精醋水,众人品尝,酸甜胜似玉液琼浆;此景不复,那人不在,此情悠悠忆中藏。确实,每年这个季节和“十一”都是我感情爆棚的时候,说实话,我居然想不起老家这个季节是怎样的景象了。春节回去,除了几处破败的房屋记忆,也再难以找到那时的自己。这抹“伤感”来自于想见而无法相见,甚至永不再见。这种“伤感”是寂寥的、无助的。

这抹“伤感”来自于别离而不可抗拒。

二十年前,那时候自己还小,爷爷辈的长辈几乎健在,甚至老爷爷辈的也有几人,父辈们也是风华正盛的年龄。二十年的四季更迭、岁月变迁,带走了我很多长辈,甚至我的伯父伯母。每每听到电话里“你X爷病了、Y奶奶住院了”,每次大年初一黑灯瞎火走街串巷听到“拜年别去了插门了”这样的话,我的心里都是比较沉重的。这种“伤感”来自于与亲人的别离或终将别离而不可抗拒。这种伤感是恐惧的,是痛楚的。经常回味父亲说的话:人一辈子就和韭菜一样,一茬接着一茬。在父亲的比喻中体味这抹“伤感”,释怀许多。

这抹“伤感”来自于背井离乡而父母老去。

再过十年,父母也是70岁的老人了!有时候静躺在床上,慨叹时光利器,不愿而又不由自主地想到父母们老去的样子。记得一次十一回家,五十出头的母亲,头发居然白了那么多,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一头白发的样子。母亲略微有些窘迫,说:最近太忙没来得及去染。轻捋着母亲的根根白发,如同根根银针刺破了我的泪腺,无法收拾。记得打那以后,每次回去她再也没以“白发”见我们,一定是做足了“功课”。父亲也是,近年来电话“殷勤”了许多,“小心翼翼”了许多,“想孙子不想我们”“口是心非”多了许多,曾经一度放任不管的形象,如今变得琐碎起来,作为儿子,内心是暖的、是酸的。这说明他们确实在老去,而且这种老去似乎带有物理学里的“加速度”,无法抵挡。前不久,朋友圈一篇“这辈子还能陪伴母亲多久”再次震动了我的内心深处。真的,这抹“伤感”也来自于背井离乡而父母老去。这种伤感是无奈的,是酸楚的。

一抹伤感掠过心头。这抹伤感是完美主义者不完美的缺憾;是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的博弈。伤感掠过心头,然而挥之不去,驻留心底。为什么会掠过这抹伤感,恐怕只有初心说得清楚。

本文地址:https://chuaishu.com/article/44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摘抄文章,版权归本书作者 佚名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1. 伤感
    伤感  @回复

    这抹伤感是完美主义者不完美的缺憾;是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