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烟雨蒙蒙的写景意境,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小诗,建构出了一段悠悠缠绵的清明场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就在这样的大地与人间氛围之中,绵延传诵了时空千年……
这首〈清明〉诗中,文词生动清丽,意境简明爽朗,在历史长河不断的交融之中,绵绵泼洒出人间的画境诗情。“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虽然语句言简意赅,内蕴意境却是深沉漫长,让我们原本幽静的心思,也随之而起伏、飘荡。
顺着文字的笔端铺陈,我们可以从杜牧笔下的如烟细雨、牛背牧童、杏村酒旗等有形的场景,看到一幅意境深远而又空旷沉寂的淡淡水墨画,正在大地细雨蒙蒙的衬托中,不断地往前铺陈开展。此一场景,就犹如文人笔下的江南烟雨,或是画家手中的缥缈云雾,总会让人内心洋溢着一股无限遐思的深情感受。
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正处于暮春四月的春风拂面时分。它历经了春寒料峭、百花争艳之孕育过程,此时正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季节。但也因为即将面临着季节的转变,让此际的天气总是阴晴莫定、幻化多端,有时晴空蔚蓝万里无云,有时则是细雨纷飞绵绵不绝。
同样是以春天为场景,但是南宋诗僧释志南的〈无题〉诗,却是有着一番不同于清明时节的悲凉处境,而有几许温馨动人的春游感受。捧读此诗,让人可以徜徉于“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的山林小径流水行旅之中,静心细细品味“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里头,那番柔和春天的诗情画意之美。
在这首春游的怡情诗中,作者藉由“杏花雨”及“杨柳风”,具体描绘了春天柔美的自然景致,也点妆出了大地婉约的境界氛围。那一番绵绵不绝的杏花雨,颇有着韦庄“霏微红雨杏花天”以及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之韵味;而这丝丝轻拂的杨柳风,则更含蕴着杨柳新绿、随风摇曳的浪漫春天气息,颇有着汤显祖“池暖风丝着柳芽”之特殊风情。
杏花雨的“沾衣欲湿”,贴切地形容了初春细雨似有若无的妙有境界;杨柳风的“吹面不寒”,亦有着一股熏人欲醉的春暖感觉。诗人在如此的美景之中扶杖东行,漫步于那由杏花春雨与不寒柳风所交织而成的迷人春色里,一幅多采多姿的惬意春游图卷,不必刻意着墨蘸色,便怡然活跃于众人的眼前。
在这春临大地的委婉气息之中,虽然天气有时也常春寒料峭,但却已不见有着唐朝柳宗元〈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冰雪场景,也不会目睹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寂映象;反而会有着一番宋代陆游〈游山西村〉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种峰回路转的人生惊艳与感悟。
无论是杏花雨或杨柳风,总是让人满心盈溢着一种温柔婉约的春暖印象与抒情感受。但是,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诗中的春雨写真,则是有着一番不同的境界与体悟。诗云:“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种忽晴忽雨的原野景象,与原本初春时分的柔情大地,显然有着相当大的视觉落差,也在隐约描绘之间,释放出了春夏两季即将幻化流转的天候讯息。
而这种在春季时分,由于冷热气团的转化交会,所形成的特殊天气场景,其实在秋天的季节里,也是颇为常见。只是在一般人的印象记忆中,秋天应该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天空万里无云,气温徐徐下降。然而,最近不知究竟是什么原因,竟然时常忽晴忽雨,有时甚至于连续几天的阴雨绵绵,只是雨势的大小以及时间的紧凑度有所差别而已。
就在“白露”节气的仲秋之初,南台湾的高雄竟然下起了豪大雨,由于雨势超大且集中,让市区道路瞬即处处积水。头顶雷声隆隆,眼前闪电交加,开车行走于快车道上,整排水柱纷纷往外喷射,犹如一场超大型的水舞秀一般。街头大雨滂沱如注,天空闪电雷声隆隆,天上和人间竟然相互演绎,建构出了一个惊心动魄、声光交会的超级剧场,并且在各条大马路之间,绵绵接续紧凑上演。
往后几天,虽然大雨渐歇,但是依旧阴雨连绵,其中差异在于雨势时急时缓,雨音节奏高低有别而已。选择靠窗夜眠,细品雨中天籁,雨声绵绵破窗而入,点缀宁静夜色几许,让人不禁再度忆起了童年记忆中的瓦顶雨声,心思也再度飞越了宽阔的台湾海峡,悠游徜徉于夜色迷蒙的杭州西子湖畔。
而那“雨还在下,落满一湖烟”的〈印象.西湖雨〉场景,也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不断地在脑海中翻腾、萦绕……
“雨还在下,落满一湖烟……我的告别,从没有间断,西子湖上,一遍一遍。白色翅膀,分飞了流年,长叹一声,天上人间。雨还在下,淋湿千年,湖水连天,黑白相见。谁在船上,写我从前,一说人间,再说江山。”
只是,我并不敢确定,这“清明时节雨纷纷”、“沾衣欲湿杏花雨”、抑或是“春潮带雨晚来急”之中的春雨,是否也犹如西子湖畔的思念场景一般,曾经一遍又一遍,淋湿了人间离愁千余年。并且也在漫漫的雨夜里,绵绵书写“我的告别,从没有间断;谁在船上,写我从前”的无尽动人篇章。
雨,站在湖边,断桥绢伞,黑白了思念;雨,遥望北岸,一笔誓言,满纸离散。雨还在下,在这白露时节的仲秋夜晚,绵延不绝的雨音天籁,正在悄悄的氤氲弥漫,落满一湖相思云烟……
版权声明:本文为摘抄文章,版权归本书作者 佚名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