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什么》为法国新浪潮电影之父安德烈·巴赞发表的一系列高质量影评和电影评论的结集,涉及电影本体论、电影社会学、电影心理学和电影美学等诸多话题,是研究巴赞和当代电影美学的必备读物。
让生活本身成为一场精彩的演出,让电影这面完美的镜子映现富有诗意的生活,并最终改变生活;但生活还是生活。
上卷
电影所要传达的含义并不存在于影像当中,而是存在于借助蒙太奇手法将影像投射到观众内心的投影里。
优秀的电影不是为现实增添效果,而是发掘和揭示现实。
人类对动物的情感是自我意识的投射。我们只会按照我们认定的它们所拥有的情感方式来理解它们的表情和行为,宣称它们的某些外在表现或行为方式与人类相似。
电影的本质,仅考虑其本真的状态,只能通过尊重空间整体性的真实拍摄来体现。
故事的逻辑要求使用一些辅助性的特效手段,以使银幕上所呈现的幻想世界包含现实,并代替现实世界。
电影要实现美学意义,观众就需要在明知是特效的情况下,依然相信银幕上发生的事件是真实的。
对于奇幻电影来说,如果幻想与现实不能融为一体,就会出现问题,将无法充分表达其深刻含义,至多只能体现其艺术价值。这种真实性要求就限制了影片的剪辑方式。
回顾近10年到15年来的电影发展,不难发现一个日益显著的特征:取材于文学与戏剧。
事实上,电影如今已经发展成唯一流行的大众艺术,而戏剧,作为传统的大众艺术,则转而面向少数文化层次高或经济地位高的观众。
因为电影没有尊重原著小说而怒发冲冠,尤其是以文学的名义横加指责,实在是荒唐之举。无论电影与原著多么不符,也并不会损害原著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而对于那些不熟悉原著的人来说,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对那些质量优秀的电影非常满意;二是很想去读一读原著,而这对文学有利。
优秀的改编应当是展现原著的文字与精神实质。而我们都知道优秀的翻译需要对原著的文字和精神多么熟悉。
天赋与才华都是相对的,需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形成。
唯有卓别林知道如何顺应30多年来电影的发展变化,因为他的天赋与才华确实出类拔萃。但是,他付出的代价是脱胎换骨,他的创作理念、风格乃至人物,全部更新了!
一位作家可以在半个世纪里保持自己的风格;而一位导演如果跟不上电影艺术的进步,其才华似乎就只能维持5年到10年。
戏剧的关键因素是人。人既是戏剧的动因,也是戏剧的主体。
电影的本质是大自然创作的戏剧。没有在现实世界的开放空间取景,就没有电影;因为电影不是要成为现实世界的一部分,而是要替代它。
我们命中注定的终极痛苦并非死亡本身,而是死亡所代表的结束与失去。
喜剧的形式及其美学价值与惊喜无关。惊喜在第一次观看的时候就耗尽了,以后重复观看所获得的乐趣就变得更加微妙,是一种期待并发现完美的快乐。
下卷
摄影机作为客观的记录者,只是跟随一个女人去寻找她的爱人;而一路陪伴她、理解她,与她感同身受的,是观众。
在艺术领域,一切现实主义最终都需要解决一个美学悖论:原样复制现实并不是艺术。我们反复被告知,艺术的加工在于选择与诠释。
诗意,是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形式,是将爱投射于世界的方法。
如果所有人都喜欢某一部电影,那说明它来得太晚了。
在西部片中,女人都是善的,男人都是恶的,即便是最优秀的男人,因为其性别的原罪也必须经历各种考验才能获得救赎。
版权声明:本文为摘抄文章,版权归本书作者 安德烈·巴赞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